中国民办教育博物馆

新闻动态

联系方式

中国民办教育博物馆

河南郑州市紫荆山路666号

黄河科技学院南校区

办公电话:0371-88856289

邮箱:bwg@hhstu.edu.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文博快讯 > 正文
文博快讯

2017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8-06-06    阅读次数:

(按出版时间排序)


子弹库帛书

  子弹库楚墓位于长沙旧城南郊,1942年9月被盗,曾出土一批重要文物,其中最著名就是“楚帛书”。1973年5月,湖南省博物馆重新发掘此墓,出土“人物御龙帛画”,是目前仅见的两幅战国帛画之一,堪称稀世珍宝。子弹库楚墓被盗掘后,除个别残片外,帛书均已流失海外,现存美国华盛顿弗利尔—赛克勒美术馆。

  本书著者李零先生对帛书的研究历时30多年,可谓国内楚帛书研究的“第一人”。

  本书共分十章:一至四章为上编,详述子弹库楚墓的被盗和发掘及文物情况,帛书流转美国的过程以及帛书收藏者赛克勒博士未能实现的归还帛书的遗愿等;五至十章为下编,收录帛书彩色 图版(包括《四时令》《五行令》和《攻守占》)、释文、新摹本;帛书(《四时令》)的早期版本、摹本、帛书文字编及文献目录,是战国楚帛书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李零著,文物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定价1600元。


纸上金石——小品善拓过眼录

  该书收录“金石小品拓本”160余件,皆为著者近年在上海图书馆碑帖整理中之新发现。

  入选标准有四:拓本珍贵稀见,题跋精彩丰富,品种齐全多样,彰显金石文化。

  《纸上金石:小品善拓过眼录(套装上下册)》分为八大类:金类、石类、砖陶类、玉类、金石集拓类、杂类、博古图类、外国类。

  “金类”有:度量衡器、诏版、兵器、灯锭、浮图、金属造像、钱币、地券、玺印、熏炉、符节、镜鉴、金属杂器等吉金小品。“石类”有:造像、题名、残石、地券、砚铭等石刻小品。“砖陶类”有:砖铭、瓦当、壶铭、钱范、陶量等。“玉类”有:玉玺、玉璧、玉诏版等。“金石集拓类”为多种金石小品的集结,多为二条屏、四条屏、八条屏等样式。凡无法收入金类、石类、砖陶类、玉类者,归入“杂类”。凡金石与绘画结合者,如博古彩绘图、皴法金石图、颖拓金石图等,一概并入“博古图类”。非我国金石小品者,入“外国类”。

  凡遇钟鼎礼器、乐器等大件名品,该书概不收录。凡名碑、名帖等善本,均收录于《善本碑帖遏眼录》。

  该书文字部分,除藏品概况、收藏情况、拓本描述之外,还附录相关鉴藏家的生平信息,过录名家题跋、题签等一手文献资料。异体字一般从旧照录。

  仲威编著,文物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定价1200元。



徐苹芳北京文献整理系列

  [辽金行记九种、辑本揽辔录,辽金蒙古时期燕京史料编年、元大都创建史料编年,辑本析津志,永乐大典本顺天府志(残本)]

  该书收录各部作品是徐苹芳先生为做宋元考古研究,尤其是北京城市史研究而辑录的基础资料。

  该书是宿白先生亲自厘定的。徐苹芳先生一生对北京城的研究用力最勤、用情至深,通过这套丛书,可以看到他为深入研究北京城的历史所做的基础文献工作。徐先生有着深厚的文献功底,他按照时代对北京城的相关文献资料做竭泽而渔式的收集和整理,这些工作不但是为自己的研究所准备,同样也嘉惠学林。

  徐先生字迹工整,在辑录的各种史料中,还夹有一些便笺,该书影印时将这些夹页置于书稿最末,并在书中正文标出对应夹页在书中的起始页码,供读者参考。

  徐苹芳整理编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 5月出版,四册总定价572元。


谁调清管度新声——丝绸之路音乐文物

  丝绸之路的音乐文化,是一条历史的长河,从涓涓细流到波澜壮阔,其中无数创造者用智慧构成心灵的和声。丝路沿线的音乐文物以其丰富性、连续性和典范性,积淀着中华民族的艺术精神。音乐,成为中西文化交流、民族融合的重要载体,《谁调清管度新声:丝绸之路音乐文物》从数十年来出土的新疆、甘肃、青海、宁夏、陕西、河南六省区音乐文物中撷取精品,还原一个传承了数千年的丝路音乐的音声世界,以期让读者了解中国古代音乐千古不泯的魅力。

  河南博物院编,文物出版社2017年6月出版,定价360元。


谢辰生先生往来书札续篇(附日记)

  谢辰生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物保护专家,历年来,一直竭尽全力,为我国的文物保护工作奔走呼号,建言献策。在他和众多专家的一次次呼吁下,一封封上书中,许多文化遗迹、名城街区得以存世保全,传承后代,许多错误做法得以及时纠正,惠及后人。本书收录了《谢辰生先生往来书札》所未收录的谢老多年来写给各级领导及与友朋往来的信札百余封,多数都是对文物保护的建议及呼吁,其中不少信札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胡锦涛、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先生的致信亲切批示或亲笔复函。可以说是我国文物保护工作的一批重要史料。阅读该书可以使读者重温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许多文物大事件和文物方针、政策的发展脉络,新中国文物事业的发展轨迹跃然纸上。

  李经国编,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年7月出版,定价600元。

中国新石器时代

  “本书所用的资料绝大部分引自1964年以前正式发表的考古发掘报告、简报和调查报告等,少数是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实习所得,后来也都是发表了的。从那以后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中国考古学有了巨大的发展,新石器时代考古更是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理应有一部能够反映当前水平的著作问世。我自己虽也有不少新的认识,也发表了不少论文,但要完成一部有相当分量的专著已经没有可能了,这只能寄希望于长期坚持考古第一线,掌握丰富的考古资料而又具有相当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的后学了。不过在新的著作出版之前,这本讲义还是研究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前40年成果的唯一专著。书中不仅收集了当时可能见到的全部资料,经过分析消化并初步建立一个体系并不容易。从考古学发展的历史来看,还不失为一块铺路的阶石。这大概是有关方面觉得有必要出版的缘故。

  本次出版完全按照原书的式样,文字部分一仍其旧,不加改动。插图是根据原来油印和晒蓝的图片稍加整理编排,尽量保持当年的体系 而有所剪裁。几个图版也都是放过幻灯片的,选入本书希望能增加一点色彩。”——节选自该书中的“关于本书”部分

  严文明著,文物出版社2017年9月出版,定价96元。


书于竹帛:中国简帛文化

  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山东博物馆联合发起,国内十余家博物馆、考古所和大学参加,于2017年9月26日举办的“2017中国简帛文化大展”,涵盖了从战国、秦、汉至三国、晋各个时期的简牍帛书,将各时期有代表性的简牍文物集中展示,这不仅是中国文物界和简帛研究界的盛事,而且对于提高公众对简帛文化认识也有积极意义。

  本书系此次展览同步推出的展览图录,全书分八个章节,将简帛的制作、书写与出土,简帛记载的法律政治、社会生活、教育、文化、军事等内容,以及简帛书法艺术的发展悉数涵盖,它不仅汇集了简帛发掘与研究的成果,亦是“简帛学”走出象牙塔,走向公众的首度尝试。是了解简牍文物、先秦至魏晋时期文史知识、简帛书法的全息读本。

  山东博物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编,上海书画出版社2017年9月出版,定价218元。


中国考古学: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早期青铜时代

  早期中国文明的发展在世界历史上占有独特地位。最近数十年的考古新发现更使中国考古学成为学术界和公众关注的话题。虽然如此,由于横亘在中国和西方之间久已存在的语言、文化和社会方面的障碍,专门为西方读者撰写的用英文出版的中国考古学综合研究著作还付之阙如。

  迄今为止,用英文撰写的最流行的中国考古学研究著作是已故张光直教授的《古代中国考古学》( The Archaeology of Ancient China),但它的最后一版也已经是25年以前出版的了,许多材料需要更新。长期以来,学术界也特别需要探讨更长时段的早期中国历史并涵盖更多世界考古学界经常讨论的话题的一本书。这本书不仅仅提供最基本和最新鲜的中国考古材料,也必须探讨有关中国早期文明发展的某些基本问题,并且还要对理解世界范围内的社会进化有所裨益。该书的写作,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目标。

  该书讨论的主要理论问题是,在现代中国这片土地上,农业发展和国家形成在社会复杂化进程中发挥了哪些作用。该书集中讨论了从距今1万年开始的古代历史,也涉及远至2.4万年前有关文化发展的某些背景材料。这包括了从最晚的旧石器时代的采集-狩猎群体,经过新石器时代的农业村落,到达青铜时代商王朝的演化轨迹。本书展示了该阶段的中国古代社会如何从简单到复杂、从部落到城市、从“野蛮”到“文明”、从使用简单刻画符号到发明文字的过程。

  刘莉、陈星灿著,三联书店2017年9月出版,定价78元。


南海Ⅰ号沉船考古报告之一——1989-2004年调查

  1987年,一条满载瓷器等货物的宋代沉船在广州救捞局与英国海洋探测公司的一次搜寻东印度沉船行动中被意外发现。这条淹没在广东省江门川山群岛海域的沉船被国家文物局命名为“南海Ⅰ号”沉船。

  该书是1989年至2004年间南海Ⅰ号沉船遗址水下考古调查的学术报告,是南海Ⅰ号沉船打捞出水之前水下考古工作的系统总结。

  本报告分上下两册,大十六开,图文混排,布面精装。报告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为前言;第二章介绍南海Ⅰ号沉船周边的自然环境;第三章详细讲述南海Ⅰ号沉船的发掘过程;第四章系统地介绍了南海Ⅰ号沉船的出水文物;第五章采用科技考古手段,对南海Ⅰ号沉船出水瓷器进行了产地分析;第六章是对现阶段研究成果的总结。

  这是中国早期水下考古工作的一项重要成果,对了解中国水下考古的发展和研究南海Ⅰ号沉船遗址具有重要价值和学术意义。该书的编纂出版,无论对学界,还是对大众,无疑是一件幸事。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国家博物馆、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阳江市博物馆编著,文物出版社2017年11月出版,定价900元。



文物管理现代化研究

  文物管理是文物事业的基础,文物管理现代化研究对文物部门来讲基本是空白。实践证明,文物管理现代化是在传统管理中孕育而生的,新中国文物工作与国家现代化相伴相行。从现代化的视角对文物管理进行研究,把握住与国家现代化的关联,有利于提高现代化意识,加强现代化管理措施。该书通过对文物管理历史和实践进行总结,深入探讨和论述了文物管理现代化的一些重要问题,取得了开创性成果,对文物管理实践有积极作用。

  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将管理学与文物学两个学科有机结合,用管理学思维,结合文物专业理论,于复杂的文物管理实践中抽丝剥茧,提炼指标并设计评价体系,以期建立一个文物管理现代化评价机制,借以考量文物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另外,作者将法治元素贯穿全书,并对文物行政执法现状做出深刻解析;下编诸如中国特色文物法律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博物馆事业发展现状研究、文物进出境管理与中国流失文物追索之路等专论,无不体现出作者良好的法学素养。

  该书详细梳理了现代化理论本土化的发展历程,重现了中国政府和中国社会对现代化的思考轨迹,从近代中国关于现代化的讨论,到“四个现代化”,再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直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同时,作者将现代化理论与文物管理实践进行对比,从文物工作方针、文物保护单位制度、相关中央文件、文物制造工艺和保护技术以及用现代化治理理念指导文物工作等多个角度对现代化理论与文物管理实践的关系做出论述。

  该书利用评价体系对文物行政执法的现代化水平进行了评价,并验证评价体系的有效性。通过评价,作者旗帜鲜明地得出结论:对文物管理现代化来说,现代化管理意识是最为根本的。作者还根据评价结果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实事求是地提出强化信息管理,建设全国文物信息化平台,以及加强队伍建设,推动机构专业化水平等中肯建议。

  彭蕾著,文物出版社2017年12月出版,定价60元。


上一条:2017年度全国文化遗产优秀图书
下一条:天津博物馆开展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