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办教育博物馆

新闻动态

联系方式

中国民办教育博物馆

河南郑州市紫荆山路666号

黄河科技学院南校区

办公电话:0371-88856289

邮箱:bwg@hhstu.edu.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文博快讯 > 正文
文博快讯

2017年度全国文化遗产优秀图书

信息来源:文博中国     发布时间:2018-06-06    阅读次数:

(按出版时间排序)

早商城市文明的形成与发展

  该书运用考古类型学文化的研究方法对先商、早商文化进行研究。通过广泛搜集相关地区的考古材料并结合近年来的考古新发现,借鉴以往的研究成果,梳理了早商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脉络,认识到郑州地区早商文化的形成,是河北中南部下七垣文化和山东岳石文化等外来文化经过豫东,进入郑州地区与当地二里头文化融合的结果,因这一遗存首先在郑州西郊的洛达庙遗址发现,故可称之为先商洛达庙类型。洛达庙类型是先商向早商二里冈下层文化过渡的过渡期文化。

  早商文化时期的郑州商城不仅有内城,而且还有郭城,城内布局已经接近具备了城市的定义:宫殿群和祭祀场所所代表的政治中心,各种手工业作坊区域,一般民众的居住区,代表城市设施的池苑及供水和排水道系统、城门、水井、城内外道路、壕沟、埋葬区等,体现了政治与经济中心兼有的性质。早商城市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的研究对认识早期国家的形成机制、性质、统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适合从事考古学、历史学研究及对中国古代文化感兴趣的人员参考、阅读。

  袁广阔、秦小丽著,科学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定价150元。


善本碑帖论稿

  本书收录了当代著名碑帖鉴定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施安昌先生十余年来撰写的碑帖鉴定方面的学术论文三十六篇,其中包括对乾隆前后所拓《石鼓文》的研究、明拓《张迁碑》诸本的比较、宋拓《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的鉴定,以及对浙江省图书馆新发现《淳化阁帖》刻石的考察,对《汝帖》《绛帖》《星凤楼帖》《淳化阁帖》(清内府藏本)等旧拓善本的审定。对中国古代祆教的考察与研究,对于故宫所藏善本碑帖的梳理,对黄易、朱文钧、马衡、马子云等金石学家的系统研究等等。

  施安昌著,上海书画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定价98元。


老司城遗址考古发掘报告(2013-2014)

  本书是对老司城遗址2013-2014年考古工作阶段性成果的总结。本书全面、系统地报道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2013年-2014年对老司城遗址进行田野考古发掘的全部资料,包括生活区、衙署区、祖师殿区、堂坊包出土的房屋建筑、城墙、排水沟渠、道路系统等以及大量的建筑构件、陶瓷器、动物骨骼。这些材料不但是对2012年以前老司城考古发掘资料的补充,也是老司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时需要具体了解的内容。它的报道,将进一步深化人们对老司城遗址价值的认识。同时,它对研究永顺土司时期的社会生活、生态环境也具有重要价值。

  本书适合考古学、人类学、民族学、土司学和湘西地方史的研究者及相关学科的高校师生参考、阅读。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科学出版社2017年6月出版,定价580元。


文物山东——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藏品集萃

  本书是山东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的总结成果之一,按历史年代脉络分为东方薪火(史前)、古国古韵(夏商周)、盛世雄风(秦汉)、融合传承(魏晋南北朝)、地宫圣藏(隋唐至宋)、服饰风华(元明清)六个部分,辑录了山东省各文物收藏单位定级的珍贵文物和近些年新发现的重要文物,约1000件/套。这些文物是山东各历史阶段留存文物的典型代表,反映了山东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创造的辉煌,具有很高的历史、科技、艺术价值。本书集学术性和普及性,适合从事博物馆学、考古学、历史学、艺术学等方面学者、从业人员以及大专院校相关师生阅读。

  山东省文物局编著,中华书局2017年8月出版,定价1280元。


徐旭生陕西考古日记(1933年2月11日-1935年6月14日)

  《徐旭生陕西考古日记》是首次公布的徐旭生先生从1933年2月到1935年6月在陕西组建陕西考古会,并主持宝鸡斗鸡台考古工作期间的日记,翔实记录了徐先生在艰苦环境下筹建陕西考古会,在陕西各地进行文物调查以及在宝鸡斗鸡台考古的真实情况,是考古先驱徐旭生先生留下的珍贵的陕西考古资料。罗宏才教授抢救性发掘出徐先生因年代久远而支离破碎的日记,经分类整理、严谨考证、详细注释,使之完整呈现于读者。著者献身考古之情怀,注者传承文化之用心,一脉相承。

  本书对全部日记均做简体录文,影印了部分手稿,首次刊布了徐氏留法小照、北海公园“驼群履冰图”等珍贵图片资料。罗宏才教授整理了徐旭生的传记,做了整理说明,对日记涉及的人、事、物均做了较为详细的注释和解读,便于读者阅读,学者研究。

  本日记的整理出版对研究陕西考古史乃至中国考古史都有重要的资料价值和历史研究意义。

  徐旭生著,罗宏才注释,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7年8月出版,定价58元。


百年巨匠系列丛书(10卷)

  《百年巨匠》系列丛书涵盖了我国20世纪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在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及其代表人物。它讲述的不仅仅是各位巨匠的传奇人生,更是他们的文学艺术成就同民族、国家,同历史、文化,同当代世界,同20世纪风云激荡的年代,以及同人民的命运都是紧密相连的。他们的成就对整个社会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立足21世纪的当今,系统全面科学解读巨匠人生与大师艺术,有着特殊而积极的意义,是社会和时代的要求。

  《百年巨匠》丛书秉承文献性、真实性、生动性原则,客观还原大师原貌,以更为宏阔的历史维度对大师们所经历的时代给予不同视角的再现和解读,为读者开启一扇连接20世纪中国近现代文化艺术史的大门。

  《百年巨匠》丛书计划出版六篇43卷,内容包括美术篇(齐白石、黄宾虹、张大千、徐悲鸿、潘天寿、傅抱石、林风眠、吴作人、刘海粟、李苦禅、关山月、石鲁、蒋兆和、黄胄、吴冠中、李可染)、话剧篇(欧阳予倩、田汉、焦菊隐、金山)、书法篇(于右任、沈尹默、林散之、沙孟海、赵朴初、启功)、文学篇(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京剧篇(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苟慧生)、音乐篇(刘天华、聂耳、黄自、冼星海、萧友梅、贺绿汀),目前已经出版10卷。

  人邻等著,文物出版社2017年9月出版,10卷总定价498元。


鉴若长河:中国古代铜镜的微观世界

  《鉴若长河:中国古代铜镜的微观世界》截取了中国古代铜镜发展历程中的片段,将中国历史的缩影融于镜中。通过古人铸造和使用铜镜、收藏和鉴赏铜镜的细节,展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

  该书选取十四个关于古代铜镜的话题,从不同角度对铜镜进行了研究。内容涉及举世瞩目的金村大墓出土铜镜,铜镜上的铭文诗词、图画,铸镜工艺,关乎铜镜使用方法的镜架和镜台及其映射出家具的发展,与铜镜相关的磨镜工艺和手艺人,和考古学有关的铜镜出土环境、盗墓问题。这些话题单独成篇,编排按照时代由早至晚。不仅为大家介绍了铜镜精美绝伦的外观,还对与之相关的人和历史进行了剖析,达到了考古学由物见人的研究目的。

  该书并非全景式描绘中国古代铜镜的发展史,也不见流动奔涌、气势恢宏的场面,而是为一些似曾相识的专题,提供一个新的观照视角和叙述平台。

  霍宏伟著,三联书店2017年10月出版,定价79元。


益阳黄泥湖楚墓

  黄泥湖墓地坐落在益阳市赫山区西北部,北临资水,是益阳市区外一处大型公共墓地。1997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益阳市文物管理处在该工程范围内进行了全面调查、勘探、发掘,共清理发掘楚墓835座,其中有随葬品的墓葬602座。本报告即为此次发掘工作的成果结晶。

  黄泥湖墓地的规模与楚秦时期益阳县治所在位置相当,是当年生活在县城中的楚国或秦国的部分中、下层居民的归宿之地。从随葬器物所反映的文化面貌分析,秦、楚之间应该是一种平稳过渡,与江陵地区楚、秦墓葬明显分割有别,与此地在秦灭楚过程中未曾经历激烈战争的历史记载相吻合。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文物出版社2017年11月出版,定价990元。


仪式圣地的兴衰:辽西史前社会的独特文明化进程

  本书首先对辽西地区史前社会的发展演变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描述,以高等级宗教中心、大型仪式建筑和高等级墓葬及精美玉器闻名的红山文化的兴衰是全书的核心。在研究方法上,将西方关于复杂社会和文明起源的理论与中国资料相结合,涉及家户、社区和区域三级聚落分析,墓葬分析,社会上层领导策略分析,包括手工业生产专业化、社会上层交流网的建立和宴饮活动、仪式活动。基本结论是该地区自兴隆洼文化时期开始就形成了重视仪式活动的传统,红山文化继承此传统并发扬光大,选择了一条“超自然取向”强烈的社会复杂化道路。本书的真正野心是通过对辽西地区的个案研究对中国史前研究中的三个“怪圈”提出挑战,力图表明由探讨各地区发展道路的独特性入手,才能对中华文明的形成这一宏大过程有更深刻和全面的认识。

  李新伟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11月出版,定价68元。


先秦城邑考古

  该书是先秦城邑考古的集成之作,是作者博士论文《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的“升级版”。作者对70余年来的城邑考古材料和考古学史进行系统梳理,竭泽而渔地收录了1000余座城邑资料,对先秦城邑7000年的演变脉络进行了全景式的大扫描。

  该书贯穿了作者明确的史观,有不同于以往的概念界定和叙事框架(纵贯前仰韶时代、仰韶时代、龙山时代、二里头—西周时代、春秋战国时代),在若干问题上有作者独到的认识。尤其是提出了包含环壕聚落在内的新的“城邑(enclosure)”概念,总结出了“大都无城”等早期城邑、都邑布局模式和文化传统。

  全书近800页,精装上下两编。80余页基础表,400幅精绘插图,每图专享二维码,让查图、用图更便利。另附“先秦城邑考古中文文献存目”5000余条,囊括1929年至今的发现与研究成果。

  本书可一书三用:资料引得+学术专著+教辅读物。其中的“大数据”分析,使得对城邑形制的深度梳理、城邑的时空变化轨迹、城邑与气候环境和社会结构之关系的把握,对华夏城邑群空间构成的勾画等成为可能。作者提出的相关见解,将会引发思考,有裨于深化中国考古学和上古史研究。

  许宏著,金城出版社、西苑出版社2017年12月出版,定价218元。


上一条:2017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
下一条:天津博物馆开展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