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办教育博物馆

学术研究

联系方式

中国民办教育博物馆

河南郑州市紫荆山路666号

黄河科技学院南校区

办公电话:0371-88856289

邮箱:bwg@hhstu.edu.cn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科研成果 > 正文
科研成果

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反思与呈现

信息来源:中国民办教育博物馆     发布时间:2014-12-29    阅读次数:

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反思与呈现
——“河南省自考3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专题展侧记

中国民办教育博物馆    2014年12月26日


  2014年5月26日,中国民办教育博物馆开馆。作为我国第一座全方位、全过程反映中国民办教育发展历史的博物馆,开馆半年来,先后接待了313批,35138人次参观,日均来访量超过160人次,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光明网、中国文物网等一百多家媒体多次进行了报道,博物馆的宣传教育功能得到了很好的发挥。良好的开端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动力,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如何更好、更快地开展业务,努力践行“保存和传承民办教育的历史资料,记录和展示民办教育的成就,研究和总结民办教育的发展规律,促进民办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奋斗目标,是摆在中国民办教育博物馆全体工作人员面前的重要任务。

  馆长丁富云同志提出:博物馆不仅要陈列藏品,固化、宣传历史,更应高度关注现实,关注高等教育发展走向,强化服务发展的功能。2014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黄河科技学院迎来了建校30周年、河南省迎来了自学考试开考30周年,历史在这里重叠。经过调研,大家认为这是宣传学校,服务社会难得的一个好机会。8月底丁富云同志向胡大白董事长提出了开展系列纪念活动的建议,受到了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9月初,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决定,联合黄河科技学院主办河南省自学考试3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专题纪念展,交中国民办教育博物馆承办,由黄河科技学院招生办公室、档案馆和新闻中心协办。

  定位:一份纪念  一个礼物

  1981年,北京市试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获得成功,随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河南省的自学考试制度启动于1983年,正式实施于1984年。30年来,自考工作密切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先后经历了学历教育补偿阶段、高等教育补充阶段以及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阶段,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为推进河南省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突出贡献。在自学考试发展的过程中,以黄河科技学院为代表的一批民办高校,利用自学考试制度提供的平台,从一个个小小的辅导班,逐渐发展壮大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民办大学,闯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民办高校发展之路。

  自学考试制度实施30年,对于河南省教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对于河南省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自考30年,这是一件非常具有纪念意义的事情。

  接受任务后,博物馆决定在保证固定陈设正常开展的前提下,把一楼中厅设为临时展厅,以40个左右版面来展示河南省自考发展历史和成就。以此,来纪念自学考试制度实施,这一伟大创举。同时,向各条战线上曾经对自学考试事业和民办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的人们,还有81万自考毕业生送上一份特殊的礼物。

  为了保证专题展质量,博物馆内部做了明确分工:布展大纲由周柯同志协助新闻中心文稿部贾全明老师起草,征集藏品及外联工作由朱领杰同志具体负责,布展准备期间博物馆日常接待工作由张睿、陈龙同志负责,馆长的主要精力放在内外协调和大纲的审核把关上。经过对展览项目方案的多次讨论,至9月下旬,布展的指导思想更加明确,布展思路更加清晰:专题展以展示我省自学考试制度的发展里路和辉煌成就为主要内容,以弘扬民办教育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探索新形势下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新思路,促进搭建终身教育立交桥为落脚点;布展内容一定要体现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要尽可能引发观众的深刻思考;布展版面要强调直观,具有可看性。

  在这个框架下,博物馆积极寻求省教育厅、省自考委,省招办以及省内兄弟院校和有关办学机构的大力支持。在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的支持下,在黄河科技学院招生办公室的大力协助下,先后4次到省自考委收集文献资料,征集到自考有关文件和照片、图片,藏品71件。黄河科技学院档案馆提供藏品14件、焦作专修学院等5个兄弟院校提供藏品93件。比较丰富的展览资料,不仅有利于重现自考人记忆里那些又远又近的风景,而且有助于进一步开阔专题展的创作思路。

  内容:一次客观回顾  一次情感重温

  纪念展40个版面分为8个版块:“序”、“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介”、“领导寄语”、“河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概览”、“河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历程”、“河南省民办高校巡礼”、“自考人物”和“结束语”,每个版块版面不等。

  “河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概览”版块,以图表与文字相结合的形式,直观形象地展示了河南省自学考试历年招生人数和专业开考情况,清晰地展示了河南省高等教育不同时期的走向,既诉诸于观众的理性思维,又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以不同色彩的3张河南地图展示了河南省自学考试主考及助考单位、展示了河南省29年民办高校布局图,直观形象地表达出民办高校在全省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在“发展历程”版块中,根据潘懋元、陶西平、邬大光、靳希斌、金一鸣、叶忠海等专家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把河南自考发展的30年分为3个历史阶段。从展板中,我们既展示了起步实施阶段,自考人的坎坎自学路,苦苦求索心和办学者的艰苦奋斗,为国分忧,为民解愁的情怀;书写了蓬勃发展阶段,自考事业在改革创新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和收获的喜悦;同时,也在改革完善阶段表达了对自考随时代发展的期望。

  “河南省民办高校巡礼”版块,展示了14所参展院校(辅导机构)的办学成果和崭新风貌;“自考人物”版块,展示了河南省自考委成立以来的历任主任、副主任,河南省有较大影响的民办高校10个著名的创办人,先进工作者70人,优秀自考毕业生36人,一个个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庞,激起了参观者想起了一段段仿佛在昨天、在身边的故事……

  形式:一份庄重  一种和谐

  通过对30年历史的展示,表达的是博物馆对教育事业、对社会发展的职业责任和引导社会的思考。因此,展览在设计上力求内容形式交相辉映。所有选取的图片、资料要求既要有代表性,又要兼顾信息量,务求真实准确,力求使参观者在跨越了一定的“时间”后,能够引起更多的思考。

  纪念展设计有两块230x230cm的拉网展架版,一块是展览的序言,简要说明了本次展览的目的和意义;一块是自学考试简介,可以让对自学考试接触较少、了解不多的参观者,对展览的对象有一个准确、客观的认识。这两块展板白色版面,配以中国古典暗红色回形格以及喜庆的红色飘带纹饰,两者互相呼应,动静有致,设计简洁大方,放置在博物馆门厅入口处。37块90X190cm展板,绕博物馆中厅摆放,既不影响博物馆固定陈设的日常接待,又使博物馆的观众更多的了解了史馆相关时期的发展情况,两者互相呼应,动静有致。

  效果:一种反思与呈现  一次理解与沟通

  在纪念展筹备的三个月里,无论是省自考委、省民办教育协会的负责同志,黄河科技学院的领导,还是具体承办的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协办单位的招办、档案馆、新闻中心的同志们,都经历了对自学考试从兴起、发展到改革、创新之路的一次回头看,并思考得失,总结经验,为我省的自学考试事业在30年这个时间的节点上,在新的起点上再次出发做新的探索。

  在与民办教育协会和新闻中心、校招办、档案馆等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经过3个月的精心筹备,“河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实施30年纪念展”、“河南省自学考试制度实施30周年纪念大会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讨会”于2014年11月29日,如期召开。郑州市政协原主席李秀奇,河南省招办主任杨智磊,教育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民,黄河科技学院董事长胡大白、副校长陈勇民、副校长冯长安以及河南省各民办高校代表100余人参加了系列纪念活动。自考30年纪念展,展出时间:11月29日至12月26日,历时近一个月。光明网等4家网媒、河南教育等2家纸媒,对系列纪念活动给予了及时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系列纪念活动的举办,基本实现了,宣传学校,强化学校社会影响,服务社会发展的初衷。专题展的承办,也使博物馆全体同志得到了一次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锻炼提高的机会。回顾这次展览,我们认为专题展是丰富博物馆宣传教育内容,强化社会服务功能的有效途径。办学好专题展应当做到如下几点:一是要坚持从展览特色上下功夫,发挥民办教育博物馆自身的优势;二是要关注社会发展动态,提高感受时代发展的敏锐性,确保为专题展选好题;三是要重视多读史料和最新科研成果,强化积累,提高作品的思想性和表达的艺术性。